Logo

Logo

診所網頁

好消息 診所正式網頁開張了 www.spinewu.com.tw 歡迎蒞臨指導

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常低頭對頸椎所產生的影響

近來的年輕病患常因肩頸痠痛來到診所

有的還會伴隨有精神緊張  頭痛  頭暈等症狀

看的出來是滑手機太久了

因為手機科技的進步加上網路發達

讓智慧型手機成為工作和生活上的好伴侶

而被使用的手機功能

又多是即時通訊軟體像是LINE 以及Facebook等地社群網站

整天滑來滑去  點來點去

無形之中盯住在手機螢幕上的時間就愈來愈多

頸部也愈來愈彎曲


圖片來源 : http://www.her.ie/health


因為長時間的使用手機

多了許多肩頸痠痛  手臂痠麻  精神緊張

也少了直接打電話聯繫的親切情感

這是一種社交模式的改變

無形中卻也增加了頸椎退化的機率

這一點  對常使用智慧手機的人 該多注意低頭對頸椎的潛在危險




根據一篇今年出版的國際期刊(Surgical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Hansraj KK, 2014) 內容指出

在這個現代化的高科技痴迷的時代

如果一天平均花二到四個小時讓頭向下傾斜

等於是每年增加700到1400個小時讓自己的頸椎增加壓力

這份研究使用3D脊椎模型來研究長時間的低頭姿勢

結果發現

當頭向下看15度時  等於是在頸椎上增加12公斤(27磅)的負重

30度時  等同增加18公斤(40磅)

45度時  等同增加22公斤(49磅)

60度時  等同增加27公斤(60磅)



圖片來源 : http://www.her.ie/health

這些增加的重量容易造成永久性的駝背

也可能導致經追早期磨損  退化  甚至有可能需要提早手術治療

因為低頭而造成的對頸椎的壓力跟傷害

從實驗結果看來

除非不再低頭

不然沒有預防頸椎的傷害

所以平時保持正確的姿勢

抬頭挺胸  不要讓自己低頭

就可以讓頸椎健康



建議可以每天練習簡單緩慢左右轉動脖子幾次


圖片來源 : http://bretcontreras.com/neck-training-101/


以及頭向左右傾斜  讓耳朵接觸到肩膀之後再回正


圖片來源 : http://bretcontreras.com/neck-training-101/


這樣的輕微肩頸伸展動作  

對減少頸椎壓力  

維持頸椎健康是很有幫忙的 


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腰椎病患適合進行核心肌群訓練嗎

腰椎的支撐力量主要是由核心肌群來支撐

腰椎的核心肌群是位在腰部骨盆以及腹部的肌肉群

這群肌肉建立了支撐脊椎的核心

讓脊椎骨在跟隨身體活動時所作出的彎腰 扭曲 伸展等每一個動作

能夠依然保有適當且該有的支撐力

所以核心肌群的力量強大

就可以讓脊椎在面對每一次的工作時

都能夠擁有足夠的穩定性



圖片來源 : http://sportsandchiro.com.au/




圖片來源 : http://www.musicianshealthcollective.com/



如此說來

訓練核心肌群

是每個人在維持身體平衡與健康時應該要多用心的一件事

除了可以讓脊椎多增加支撐力之外

讓體態優美

也能夠減少來自脊椎的疼痛

對一個脊椎健康的人來說

對核心肌群施行訓練

只要不過量

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最近有不少保健的新書

是在教導如何進行核心肌群的訓練

封面大多使用健美先生小姐或者是運動員的美美照

看起來相當健康

是很多人極力追求的目標

但是對於脊椎有問題的病人來說

去進行與脊椎健康的運動員同等運動強度的訓練

是非常不適當的

除了容易讓自己的脊椎再度受傷之外

許多跟脊椎活動相伴隨的四肢關節跟肌腱也可能會因此而一起受傷

讓整個疼痛的狀況變糟

所以想要自我學習如何進行核心肌群訓練的病患

在跟隨圖譜揣摩每一個訓練動作時

都要十分留意自己的訓練強度是不是過大

也千萬不要操之過急

將每一個動作用緩慢且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完成





             圖片來源 : http://24fitu2.com/?attachment_id=273


診所內有放一本書還不錯

只是它的書名讓很多自認非老年人不好意思拿起來看



               圖片來源 :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28443

裡面有不少輕柔漸進的伸展運動

確實蠻適合每一個人多做

比瑜珈安全

也一樣可以訓練核心肌群

建議嘗試看看

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脊椎手術後仍會疼痛的比例有多高

這問題牽涉的範圍很廣

但是很多病人很常問

因為一廂情願以為開完刀就什麼痛都不見了

所以在一發現有脊椎問題就馬上決定開刀

其實  如果能夠對疾病本身的特性多一番了解

再來決定如何處理

往往才是正確的處理態度

也才會達到治療目的



我是神經外科醫師

照道理應該要多鼓勵病患開刀

然而在開很多脊椎刀之後

才真正曉得

有很多的原始病況以及因素會左右開刀後的效果

也就是

並不是在開完刀  甚麼病痛都不見了




診所常有因為在其他醫院建議要開刀而來尋求意見的

但我通常會先進行分析

再回答他們  開刀到底會不會比較好



無可諱言

開刀是個很直接的治療方式

可以有效的解除壓迫

但有為數不少的解除壓迫是暫時的

想要能全面解決疼痛問題倒真還是個問號

儘管是知名大師依然不得不承認

開完刀  不可能完全不痛




手術前的病症評估是不是夠詳盡

決定了一大半能否改善脊椎疼痛的效果

從臨床表現以及影像檢查中

通常可以找出造成疼痛的原因

一旦找到了

接下來就是好好開這個刀

之前曾經為文寫過

現行最常見的減少疼痛的脊椎手術方式

是熟練的微創式刀法

當然這期間藏有一個先天的因素就是

醫師到底是不是用微創刀法

如果是

接著是手術中所使用的醫材

這跟手術結果也很有關係

現行醫材很多樣  也很多推陳出新的種類

最重要的是從這些當中找出耐用又適合病人的來用

當然  手術也不是醫師單方面的因素

舉凡手術與麻醉團隊之間的配合度與熟練度

手術環境的乾淨無菌等

也是同等的重要



以上

已經決定至少九成以上的手術結果

剩下的

就是病人的問題

包括病人原本的體質或疾病會不會影響手術後的恢復

手術後有沒有聽從醫師的指示做好自我照顧跟穿戴背架

以及做好傷口照顧

這些  零零總總的一堆因素

看來  脊椎開刀  確實不簡單



再來看看一些數據

用"經過完美的脊椎手術之後  到底有多少人還會痛"當關鍵字

來找尋專業的醫學文獻

結果發現

在熟練的傷口小手腳快的微創手術之後

經過若干年之後的追蹤

70%的手術後病人覺得改善很多

18%偶爾還是會出現原來的痛

12%則會覺得完全沒有改善

(Sencer A et.al, 2014)

這份數據的結果很接近臨床所看到的比例

因此

選擇開刀治療的病人必須是真的有開刀需要的

這樣子開刀治療的效果才會好



在下達建議開刀的指示之前

有多少資料可以用來評估開完刀的減痛效果呢

這個答案需要醫師專業的感覺跟判斷之外

還有病人自己的症狀表現跟影像檢查結果

很多時候會看到手術之後的影像或相關檢查是相當完美的手術

病人仍然會覺得痛

這種時候心理層面的因素也不能忽略

也就是所謂的疼痛記憶

這情況比較麻煩

要用很多不同的治療方法

花很多時間來進行

這時候進行疼痛治療

是個很好的解決方式

當然

就是要耐心


另外  其他潛在的病患恢復相關條件

像是體力  活動度  以及身體原本的內科疾病等等

也會跟恢復快慢有關


以上

是一點淺見

也提供眾多有疑惑的病人一點解答


解決脊椎疼痛的方法

我們談了很多

診所專精的神經阻斷術  高頻熱凝療法  以及微創手術

都慢慢地被一一提及說明

接下來的文章會開始探討一些其他治療方式

在專家的眼中的治療效果到底如何

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看海的年輕人

這是一個很容易讓人流連忘返的喝咖啡的地方

因為知名品牌經營

身處其中  自然感覺自己也有氣質了起來

另一個最棒的賣點

是可以望看高雄港

特別是當大船進港  經過面前所產生的臨場感跟親近

會讓人真的感覺到這真的是一個海港都市



今天來到這

挑了一個高坐的位置

對面

是個年紀看來比我稍大的男子帶著父母親一起來

爸爸跟那男子都是喝中杯拿鐵

媽媽的杯緣散發翠綠  應該是抹茶拿鐵吧

這三個人一開始沒什麼特別產生吸引人注目的焦點

他們旁邊有桌情侶親密的模樣

以及另一桌帶著國小年紀小孩的全家福時而訓斥的聲音

倒是挺容易吸引到注目的眼光

比較特別該是我

無聊也優閒

竟然開始注意面前這對老夫婦

突然間隔壁桌戀愛中的情侶發出驚艷的語音

因為這時有艘大貨櫃輪正從燈塔下的狹窄入港道   緩緩駛入港中

這場景  喚起那老先生

先是靜靜的起身

再慢慢地走到我身後的落地窗前

靜靜直挺挺的站著

欣賞船入港的這一幕

從他的目光中

感覺到年輕時彷彿是個富有人文氣息的文青

面對著年輕時的記憶與豐富情感

在心中泛起一圈一圈對美景的歌頌



而那老太太是另一幅美景

這時的她像個小女孩

先是緩緩移動身子

將臀深坐  之後讓雙腿懸空

然後開始雙腳一前一腳後

交互擺盪了起來

看的出來她很快樂  很滿足

這時的她看起來像是正沉浸在愛情中的年輕小女孩

瞬然一見

卻是個早已華髮的老太太了

在咖啡廳裡

一同大家  再度年輕

誰說咖啡廳是年輕人的天地

也對

今天   我看到了老老少少的一群年輕人


2014年7月7日 星期一

神經阻斷術或高頻熱凝療法無效時怎麼辦

診所專門處理各式疼痛

特別是脊椎跟關節的疼痛

診所內最常使用的的專門技術就是神經阻斷術(影像導引介入性治療)跟高頻熱凝療法

這兩者都可以有效的緩解病人疼痛

僅需要透過扎針的程序

完全不需要開刀

就可以創造出顯著的療效

但是  任何方法都有它的極限

超過治療的有效度  就必須找尋其他有效的協同方式

一般而言  對脊椎的各種疼痛

標準療程的神經阻斷術加上高頻熱凝療法可以提供至少85%以上的有效疼痛控制

剩下15%效果不彰的病人

通常是在暗示病人本身的疾病比較嚴重

診所的作法是會停止再次的神經阻斷術或高頻熱凝療法

並安排病人轉診到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檢查

包括脊椎核磁共振以及數位骨質密度測量甚至於血管攝影或核醫掃描

這樣的操作模式 我們抓到不少令人驚奇的結果

包括椎管內的良性神經瘤或腦膜瘤或血管瘤

轉移到脊椎的惡性腫瘤

開完刀後殘留或復發的腫瘤

超大塊的破裂椎間盤

複雜的骨質疏鬆加上退化扭曲的椎間盤

超乎想像的椎管狹窄等等不一而足

這些都完整記錄在診所整體治療的過程紀錄

而這些 當然絕大多數都需要手術治療

病人也會欣然接受並感謝我們的細心

而不會怪罪我們的治療

說真的 要不是這些治療超出常見的治療結果

我們怎能去發現到 這些病人的不一樣

所以難怪愈來愈多國外的脊椎中心

會將神經阻斷術或高頻熱凝療法當成開刀前必須的治療

一來篩檢出真正開完刀會有效的病人

二來是去除掉不需要開刀 僅需要神經阻斷術或高頻熱凝療法治療的病人




這樣一貫式的治療模式對病患是最好的

從頭到尾 醫師彼此都能相互聯繫 幫忙病人做最好的安排

除了完整確定整體病情

形成互信的醫病關係

也會達成有效的治療效果

才不會枉走很多路或使用不合適的方式導致治療失敗




圖片來源: Medical Imagery



現在人類的平均餘命都很長

遇到病患年紀太大

或是內科疾病(心臟病  高血壓  腦中風  糖尿病  肝腎疾病等)多的機率很高

除了手術前的麻醉風險必須好好評估

手術效果也將受到影響

手術前的解釋以及手術後的照顧

都更需要多加費心



脊椎手術不一定能夠治本  (之後的文章會再詳說這一點)

但脊椎手術確實是最快解決脊椎疾病的治療策略之一

到了真的需要開時再來開

才是比較符合脊椎治療理論的合理想法

 2021.3.8 更新

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

神經阻斷術是用來阻斷疼痛而不是切斷神經

醫學名詞的真實意涵跟內容

說真的

最好是從英文直譯之後能再加以潤飾

改成一般人能接受的說詞或名詞

神經阻斷術常常就被誤解成是把神經切除

事實上根本差異甚多

神經阻斷術的英文字面是 nerve block

所代表的真正意義是 "阻斷疼痛訊號"

也就是說該神經的正常功能一樣被完整保留

只是疼痛訊號被阻斷掉

讓病人可以正常日常生活卻又不受到疼痛的困擾

很多人受到疼痛干擾

不僅工作跟日常生活受限

而且會伴隨焦慮跟失眠等問題

神經阻斷術對於症狀輕微的患者只需要做個一兩次之後

回家後再加上自我生活作息的調整

以及工作活動時肢體的放鬆

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如果是中等程度以上的患者

治療的次數跟劑量就必須加以調整

而且在每次的回診都必須重新評估疼痛狀態

來決定下一次的治療策略

這樣就會一次比一次逐漸進步中

經過一次完整的療程

病況通常可以維持三個月至半年

當然效果是有一定的

但人的身體隨著四季變化難免也會有體質較弱的時刻

工作過量或者是遭逢不當的外力撞擊時

疼痛有可能會再發

當感覺症狀快來時

就必須來診所補充能量了

由於診所的神經阻斷術給予的多是幫助神經恢復功能的相關藥劑

藉由較為自然的方法讓神經功能慢慢恢復

是比較健康的作法

也會讓效果的維持度較高

2014年6月23日 星期一

神經阻斷術到底是使用何種藥劑



神經阻斷術對病人的好處真的是說不盡

它對疼痛的控制效果至少在75%以上

而且使用相當於一顆口服藥的劑量就可以產生高效果的治療結果

這樣的效果

可以大幅降低吃藥的機會

也同樣減少因為服用過量消炎止痛藥而需要洗腎的機會

可說是既安全又有效
 


而神經阻斷術所能使用的藥物種類相當多

有止痛麻醉劑  消炎劑  神經滋養劑  甚至是生長因子等等

當這些藥物被施予在神經上時

將可以對神經造成修復  消炎  與止痛的效果

而這些效果

是口服西藥  中藥  針灸  復健等所遠遠不及的




但是施作神經阻斷術的醫師很重要

因為神經阻斷術的重點更在於扎針技術

同樣的藥物濃度

打的地方正不正確所產生的效果就差別很大

因此醫師的經驗與技術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經由網路或訛傳

很多人都以為神經阻斷術只使用類固醇

殊不知在現代醫學的進步之下

神經阻斷術早就脫離10幾20年前只使用類固醇的時代了

藉由各種新式藥物的組合所產生的治療效果

儼然是在神經上給予綜合維他命一般

有效  健康  又消痛




醫學的進步與日俱增

抗老化與促進健康是現代人的想望

藉由新技術與藥物所帶來的新治療方式

將可以有效對抗身體的疼痛問題

如何將疼痛用更健康  更有效的觀點來做

是我們診所一直不斷追求與努力的方向

2014年6月16日 星期一

退化性膝關節炎的PRP治療效果


使用PRP(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是現今很熱門的治療方式

但是也遭受諸多質疑

任何新的醫療知識  如果不經過充分研讀

很容易就會誤解

PRP在過去大多使用在韌帶損傷的病人身上

這類病人有的是開刀當中給PRP

有的是不開刀而直接注射PRP

但注射的成效很重要的點就是萃取技術以及注射位置


目前市面上的PRP主要的廠商有四五家

所需要抽的血從10cc到100cc

花費從1萬多5到6萬多都有

接受治療的之前

多花點心思選擇醫生的用心程度以及診所品質

是接受PRP治療之前很重要的注意事項



膝關節退化是很常見的問題

由於皮膚切開就接觸到膝關節

手術困難度不高

因此很多骨科醫師都會鼓吹置換人工膝關節

但是也很多置換關節之後的病人

還是膝蓋疼痛問題不斷

這牽涉到許多因素

包括手術方法  傷口大小  以及原本的膝蓋退化嚴重度等

都有關聯

在這樣的情況下

手術置換人工膝關節並不是換了就完全沒有問題這麼簡單

手術中被剝離的肌肉跟韌帶

在手術後是否能回復正常

或者是手術中有無被過度的破壞

都是需要考慮的

另外

被切開的骨頭與所裝上的人工關節金屬面之間的密度差

也是手術後疼痛的一項因素

曾遇過名醫在面對這些問題時

一律推說這是神經痛

殊不知這根本只是結構面的問題

與膝蓋神經是沒有關聯的



另一個常用的東西是膝蓋玻尿酸

玻尿酸是人工合成或生物科技萃取出來的

所以在注射之後因為過敏或藥物與體質交互作用的結果

有些人反而會產生加速退化的結果

明明是好意治療  卻導致了反效果

所以對於玻尿酸的品質也要相當注意



但PRP除了價格之外

由於原料就是自己的血液

所以沒有過敏或不合用的問題

也由於PRP本身富含生長因子

引導修復功能效果較為強大

當它被使用在退化性膝蓋炎

原則上退化的程度愈低  治療效果愈好

根據近期諸多的文獻研究

雖然尚未達到證據等級的結論

但結果很統一

在統計學上的有效結果上

都是PRP不僅安全有效

而且它的效果優於玻尿酸

以保養的觀點論

建議是6到12個月施打一次


2014年5月30日 星期五

從高雄開車來診所的路線

方法一(最方便):

由高雄來

由仁德交流道下

沿著往裕農路的指標方向開 

順著高速公路旁便道直接開到台彎鍛造右轉 

直行過崑山國小再左轉開300公尺即可到達診所



方法二:

建議下仁德交流道往裕農路指標直行

提前在第二個路口(大灣路; 路口有個中國石油大灣站)右轉往崑山科大方向

這時會看到一個如V字型的左右開岔各一條往前直行的道路

(這個路口右邊是俗俗的賣  左邊是異人館)

選左手邊路旁有異人館的那條路向前直行

遇大仁街左轉(路口處有台北富邦銀行)

直行遇到崑山國小大門口右轉再左轉

就已經在永華路上了

沿永華路直行300公尺注意看左手邊

就是診所了

診所隔壁幾間是 7-11

可以用7-11當指標找尋






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

第二版的名片


時間真快 診所開幕到今天已經過了半年

最初印製的七千五百張名片也快要用完了

成立之初已預先設計的 Logo 也已完成商標註冊

感謝摯友 Stanley 跟 Judy 的跨刀幫忙

用高爾夫球具的簡潔明亮風格完成這次充滿診所意象跟風格的名片設計

在規畫未來發展的藍圖下成功完成商標註冊

Logo 的設計概念由好友 Judy 的建議而來

診所的主力是脊椎疾病  因此以脊椎為建構主體

用圓來包容主體(脊椎)有兩個用意

一個是象徵整個醫療團隊的圓融合心管理概念

另一個是以內視鏡所見下的圓形手術視野

表徵診所的治療方式一律以微創治療為主

而圓形外圍的十字線如同神射手的狙擊鏡十字線般

象徵以極少的藥物或極小的傷口就能達到精準有效的治療效果

也傳達診所治療過程中所使用的影像導引技術

讓治療過程更加安全與正確到位

佩服Stanley能成功整合這些想法

用簡潔的方式成功傳達出來

感謝身邊這一群臥虎藏龍好友的無盡支持

讓診所的療癒力量  逐漸加大









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高頻熱凝療法是什麼

原理

高頻熱凝療法是將高頻率的電能來提升神經對痛的耐受度(實際原理尚未完整明嘹,但多項基礎研究顯示它具有活化神經的功能,並在多方臨床研究統計上,得到正面治療效果的肯定),是疼痛治療的一種方式。

用途

退化或外傷之後的各式脊椎疼痛  
  包含 坐骨神經痛  椎間盤突出  脊椎狹窄  脊椎滑脫 小面關節症候群 薦骼關節症候群

各種關節疼痛(不論有無開刀)
  包含 退化性膝關節炎 五十肩 髖關節疼痛

周邊神經壓迫
  包含  腕隧道症候群 肘神經擠壓 

頸性頭痛(起因於頸椎的頭痛)

足底筋膜炎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操作時間

需事先跟診所預約治療時間   每次治療需時15至20分鐘

本診所與其他診所或醫院的不同之處


人性化服務過程  等候時間短
高度專業的扎針技術與過程  減少不適感
配備與醫學中心同等級的專用治療室
結合先進的影像導引儀器跟高階脊椎專用手術床 可輕鬆做出困難角度的扎針
頂級的高頻治療儀

治療之後所產生的止痛效果

高頻熱凝療法所產生的止痛效果會因各人體質反應而異,也會跟隨不同的病況以及疾病被拖延的時間長短而異。雖然同樣是神經功能退化或神經受壓發炎所導致的神經痛,但每個人的病況不同,在標準化的治療模式下,所產生的止痛效果也會跟著不一樣,因此,醫師會根據每個病人的病況與治療後的變化而採取不一樣的治療模式。治療之後是否有適當休息,並且遵從醫囑減少搬重物或減少彎腰,都會影響治療效果。一般而言,傳統式高頻熱凝療法治療所產生的燒灼止痛效果,因為是直接破壞神經,臨床上目前多用於癌症,帶狀泡疹或小面關節的止痛,因為無須多考慮為病人保留正常神經功能。但如果是新的脈衝式高頻熱凝療法,因為不是破壞神經,會因為病況不一,加上需保留正常的神經功能,治療次數相對會偏多,特別是手術之後效果不彰,或者是切除不完全的病人,醫學文獻上,由於幾乎沒有副作用與後遺症,對脈衝式高頻熱凝療法,僅有推崇它的治療功效與好處,而對於所需要的治療次數,本因著各人體質反應,不同的嚴重程度以及被拖延的時間長短會有著不同的治療次數,有的人會較頻繁,有的人則一兩次就好了,所以文獻跟臨床實務上,根本無法去針對治療次數,做出固定的次數限制。很遺憾的,少數保險公司因為無法理解這項技術的深奧與好處,也無法同理於來尋求這項治療的病人多數都已經痛得無法忍受,不斷造謠並洗腦保戶,說是健保規定半年只能治療一次,殊不知健保,也是保險的一種,它並不是醫療準則,沒有醫師會根據健保的規定去真的限制病人半年只能做一次,但會詳盡跟病人說明該規定,如果病人願意自付,仍然是可以做治療的。保險給付與醫療執行準則並不是等號,但在收入並不豐厚又需要醫療幫助的病人,保險的給付就很重要。很多的醫療險在招募保戶時,都是號稱可以補足健保給付的不足,然而在臨床所見,並不是這樣,保險公司往往會去計算所收到的保費與所理賠出去的金額,是否已經虧損來決定該保戶之後的給付,尤其是沒有誠信原則的保險公司理賠課人員,會為了得到不理賠獎金,或受到上層指示而選擇犧牲保戶的權益,或者是故意造謠中傷醫師名聲來慫恿保戶不要來看診,甚至逼迫保護保戶簽立新的合約來降低理賠金額或鎖定理賠次數,這種種的行徑,讓很多保戶氣憤不已,甚至不惜向法院提告;儘管保險公司一廂情願以為私下作業或簽保密協定就會不為人知,如此離譜的行徑,早就被記錄下來,難以掩蓋所做的事實。

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疼痛的新一代利器 非藥物注射之高頻熱凝療法

診所成立即將屆滿四個月

在這段日子裡

我們成功結合X光以及超音波等影像導引技術

在潔淨的輻射防護治療室中

將神經阻斷術發揮得淋漓盡致

舉凡肩頸痠痛  下背痛  壓迫性骨折 椎間盤突出 脊椎狹窄等等

在完整的療程之後

都能得到有效的緩解

當然  隨著病況嚴重度的不同

阻斷術所能維持的時效不一

但是  病患一致不變的結論都是

他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舒暢與輕鬆

跛著進來  輕鬆的走出去

並且能好好的睡上一覺

這麼平凡的要求

在遍處就醫不可得知後

終在診所得到寬心解決


診所一向堅持治療方式必須多樣與正規

並且與歐美現行治療方法同步

過去  診所常規性使用新式高貴的非類固醇類藥物在神經阻斷術上

在成功引進新一代的水冷式高頻熱凝療法之後

對藥物注射有所顧忌或者是對非類固醇類藥物會過敏的病人

我們有了絕佳的武器

同時 診所所引進的機器  有別於傳統式的高頻熱凝療法機

是頂尖的水冷式

對於疼痛治療時的神經保護將更加安全

也更有效達到治療效果


神經阻斷術是相當高操作技巧的一項技術

除了熱頻療法機器以及注射藥物的治療效果必須頂尖之外

最無法被取代的就是成功的扎針技術

對於相當熟悉神經解剖並且每周都會進行脊椎手術的吳芳峻院長來說

在完整而具有立體概念的解剖知識下

總是能做到其他骨科以及復健科醫師所無法做到成功扎針

讓神經阻斷術完全發揮功用

造福病患



在水冷式的高頻熱凝治療機進入診所之後

診所的治療功能齊全完備

對於長期復健無效  憂心口服藥物或注射類固醇藥物會造成身體負擔的疼痛病人來說

吳芳峻診所  將可以提供成功有效的疼痛治療效果




吳芳峻醫師

台灣神經外科專科醫師

台灣外科專科醫師

台灣疼痛醫學專科醫師

慈濟大學生理暨解剖醫學研究所畢業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國際高階脊椎手術協會會員

國際疼痛研究協會會員

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

我們的尾牙


很快的 到了該舉辦尾牙的日子



開幕到現在 只有短短兩個多月

從無到有

真的很感謝診所每位成員都很認真的做好每一個小細節

不管是日常例行

抑或是臨時增加的突發狀況

團隊合作的各司其職

讓每一次的努力都獲得順利平安


也很感恩鄰近的成大奇美跟安南醫院  老東家跟老同事

無私提供接續診所後續治療計畫


診所提供了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來執行醫療工作

逐步簡化的標準化流程讓醫療得以流暢又達到成效

溫馨輕鬆的感覺讓每位病患在無壓力的情況下完成治療

兩個多月下來

讓不少病患獲得舒解

特別是脊椎椎間盤突出症合併狹窄的病人

再因為嚴重疼痛跛行進來

在我們的治療之下 能夠幸福高興且無痛的走出診所


感謝診所家庭成員每一份子的合心努力

諸多好友的支持跟鼓勵

老師學長的全力支援



我們已經唱過兩次生日快樂歌



也在診所滿月時做了滿月禮

讓我慈祥的外婆對診所感覺很光榮

真的很謝謝診所的每一位夥伴